近义词都是一个意思的吗

不究竟不了义

近义词都是一个意思的吗?你如何理解?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

近义词都是一个意思?

近义词顾名思义,近义词是在一个近字,但是我们在做文章或写小说、作报告时,在用词时是有一定讲究的,否则乱用同义词,有时意思就相反了。

例如有一对近义词:坚强和强硬放到一句话里边就清楚了。例:“梁山通过不断的锻炼,形成了很坚强的意志”。梁山通过不断的锻炼,形成了很强硬的意志。显而易见就清楚地知道第一句子是对的,而使用强硬这个同义词后带着主观的贬义了。与坚强这个词用在同一句子里的意思也完全不一样了啊!

答题完成,谢谢。

如何理解水浒中的“义”?

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部内容包括忠、信、义、礼、仁、孝、俭、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者规范了人的行为准则,就是以上8字。但即便在今天这几个字,人人想要做到也非易事。

义的本意主要是:公正合宜的道理,合乎正义的公益活动。从义字的本质来说,是主张公平正义的。但从水浒传里面看,很难找到与义字切合的实际例子,不管从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即使有几个正直无私的好汉,前期可能为了义,行侠仗义但到后期,为了逃命,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

明显的例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确实把害人之人杀了,但后期为逃命的所作所为就不能用义字去衡量了。其余的几个英雄大致所走之路相似。

等宋江当头领后,人们都寄希望于他,谁知他却投降官军,更不能用义字去解释。

归根结底,水浒传中的人物本身就是凡人,身上凡人所有的优点、缺点都有,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所谓的神,自然不可能完美无缺,所以也没必要用义字这把靠尺去衡量他们,真去衡量了,可能令人失望。

但再怎么说,他们不失水浒好汉的本色,仍然是后世人们心中的英雄。

孔子怎样阐述“义”和“利”之间的关系?有何现实意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明白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是私利。”

“喻于义”和“喻于利”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线。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喻于义,就是作为君子就会为他人着想,才会见得思义;喻于利是小人所为,他们只有自己,不知有人,利字当头,不惜损人利己,可见两者之间做人的境界真是天壤之别。西汉哲学家、经学家董仲舒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种观点受到宋明理学家的点头称是,但与孔子的提法不尽相同。由孔子的义利之辨发展而为辩证的义利观,其主旨为: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整体利益也包含个人利益。这是义利的统一观,是社会主义者所服膺的正当大道理。孔子阐述的“义”和“利”在今天仍有鉴戒意义,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面做事,不能干什么事情都想着自己的利益,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要兼顾国家和集体利益,该为整体利益做出牺牲的时候,应当做出牺牲,像雷锋同志那样多想别人,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和谐了。

《易经》中,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如何理解?

《易经》中,“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出自《周易·文言·坤》,是解释坤卦第二爻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之义。原文是:“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理解这些内容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直与方的深意。直,正,心无私。方,宜,事当理。

2.“敬以直内”,用恭敬使内心正直。

3.“义以方外”,用守义使外物方正。

4.敬、义立,德就不孤。也就是说内心正直又守义的有道德之人,必有人靠近、围绕着他,不会孤立。

以上就是我对“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的理解,谢谢悟空邀请!

何为“仁、义、礼、智、信”?我们现代应该怎样理解?

以“仁、义、礼、智、信”为学术中心的学派应为儒家,其创始人应为孔子。孔子死后,儒又分为八派,以孟子一派为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成为统治阶级的官方思想。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儒家学说经历了四个阶段:

其一、先秦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始儒学;

其二、两汉时期以董仲舒为代表的神学化儒学;

其三、宋明时期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化儒学;

其四、近代衰落阶段的儒学。

由于儒学在中国的历史上经历的时间长,加之又占主导地位,因此儒家学说实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的主体。历代统治者都把儒家思想贯穿于国家治理中,具体便是以“仁、义、理、智、信”为主题对人民实施教化。而我们现代对此应理解为:

仁:则为上对下要有包容之心,施以仁义关怀;而人与人之间也要相互有关心包容之心,表现出胸怀大度;

义:与上对下则教育人民要坚守正道、正义;而人与人之间相处也应讲道义,相互不得违背;

礼:则上对下讲,应当规范对人民的教育,使得人民讲文明懂礼貌,遵纪守法。而人与人之间相处更应该讲情顺理,讲文明懂礼貌,不得相互鄙视,言行举止不文明;

智:上则对下要广泛开发教育,启蒙其智慧,要用其人们的智慧去建设国家,开发经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人与人间交往更是应当用其智,以其智慧而去创造并赢得人生的美好的事业和生活;

信:以上对下来讲,上行下效,上对下一定要讲诚信,凡是施政都要以民生为要,只有取信于民,才能获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国家建设才能发展,人民才能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相处相交重要一点就是要讲诚信,以诚信为本,只有相互讲诚信,人们相处相交才能和谐,不会产生社会矛盾。

由此可见,“仁、义、礼、智、信”不仅在封建社会作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主体思想,而就现代管理国家、规范人们行为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如何理解: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出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根本原因,是人的价值观不一样。

君子与小人是截然不同,完全对立的称谓。

君子义字当头,有高尚的品格,有正确的人生观,富贵不淫,贫贱不移,视名利为浮云。

而小人,就完全没有道德底线,唯利是图,而且不择手段。

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君子与小人在利益面前的最大区别在于,君子于事必辩其是非,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小人于事必计较利益。

八达岭老虎伤人事件中,当事人称其母下车救人是“见义勇为”,怎么理解“义”?

这个问题,比较有争议性,发表了看法,没准会招来骂声一遍,不过没事,百家争鸣的时代,哪怕挨骂,也会有人说的,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和观点。我认为,八达岭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当事者母亲下车救人,是基于家人的本能,天性。换作旁人被老虎攻击,可能不会这样主动,甘冒生命危险而义无反顾:即顾不了那么多了,救人要紧,救人十万火急。无论出发点怎样,我都认为具有一定功利性,和争议性。和见义勇为的义相比,显得缈小和苍白,在这个事件中,是自发的自救行为,说是见义勇为,可能是不成立的。

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义究竟是如何见呢?

书读千遍其义自见释义如海,本人理解,不是书斋里反复读的体会,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注释。

问题不在于理解解释世界而在于应用与改造世界,世界是一本书,是人类永远读着认识着改造着的对象,人类的历史就是读和行的过程,是纳入人类视野而互动转化而成为客观存在的过程,谁也否认不了这个迄今为止的客观现实。

书读千遍其义自见中的"书",浩若烟海且群星闪烁,但它的闪烁在回归大地自然、在于运用的实践中,是可望可及可用的,读了用了再读了理解运用了发展了以至无穷,这书读薄了又读厚了,恐怕是读千遍其义自见的真正意义。

人生是短暂的,读书的意义在于获取前人知识和成果踏着前人的足迹开拓前行,读千遍就意味着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过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宇宙探索等等都如此。

儒家如何看待义与利的关系?

第一部分

  • 义,一般是指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合乎公认的社会道德准则,或者说它表示某一社会的伦理规范;
  • 利,主要是指物质利益或者功利。
  • “义”和“利”的概念本来是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的,只是在私有制产生之前,二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概念。
  • 义,古代的思想家多释为“宜”,如《礼记·中庸》即云:“义,宜也。”
  • 它应该是指经济上的利益分配原则,即分配公平、无偏、中正,这便是各得其宜,这便是义。
  • “利”在《尚书》《易经》中多次出现,但它的意思都非物质利益之“利”。
  • 至春秋时期,“利”才被赋予了经济学上的物质利益的内涵。
  • 春秋末年的孔子更将义与利对言,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
  • 孔子以后,各家各派也都大谈义与利的关系,义利之辩甚至成为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一个重要问题,义与利遂成为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
  • 在对义利关系的争辩中,先秦诸子各家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义利观。
  • 比之各家,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对后世的影响更为深远,直到今天,仍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选择以及道德评判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部分

  • 在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孔子是重义轻利的。
  • 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成为具有仁德的“君子”而不是“小人”,就应把义作为个人立身的根本。
  • 他曾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君子喻于义”。
  • 以义为最可尊贵,把义作为行事的准则,明白义的真正含义,这是对“君子”的起码要求。
  • 与“君子”相对的“小人”才不知义,才只懂得利,才一味地追逐利益。
  • 在孔子的心目中,物质利益远远比不了道德的价值,人的精神需要比物质需求更为重要,所以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这就是说,合乎道义的生活,即使贫贱困苦,也会令人感到乐在其中,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与充实;
  • 相反,如果凭不正当手段得来富贵,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富足,但不过像飘忽不定的浮云一般,转瞬即逝,不值得一顾。

第三部分

  • 在孔子那里,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从“仁”的思想中引申出来的与“礼”的要求相一致的道德规范。
  • 正如礼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一样,孔子的义也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对统治者来说,讲义,就应该实行德政,这才能得人心、利统治,使社会安定;
  • 而对于一般的人,义的要求即做“志士仁人”,不仅在德义与富贵的选择中轻视富贵,甚至为了德义,为了崇高的追求,不惜个人的生命,即所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孔子生活的时代,在孔子看来是一个“礼崩乐坏”的衰世,因此,孔子企图恢复周礼,使天下有道。
  • 为此,他希望统治者能使民以礼,被统治者事君尽礼,从上到下,社会上人们的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合乎道义。
  • 但时代毕竟发展了,孔子恓恓惶惶,四处奔走,却始终不能施展个人的主张,因此,他便从事于整理古代文化遗产,教授生徒,致力于教育事业。
  • 从孔子的一生看,他始终是以拯救乱世为己任的。
  • 他曾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他之所以这般忧心忡忡,是因为他知道“放于利而行,多怨”,也就是说,如果社会上人们只知道追逐物质利益,而忽视了道德仁义,社会当然就会混乱。
  • 为此,他不仅本人“罕言利”,而且希望每一个有仁德的人都“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只有这样,社会的祸乱才能结束,“无道”之世才能变为“有道”。
  • 这也是孔子重义轻利思想的社会基础。

第四部分

  • 不过,孔子重义轻利并不是将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
  • 他重义的同时,并不完全排斥和否定利。
  • 他虽然不大讲利,但他却肯定追求物质利益乃是人的天性,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 孔子曾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 只要不违背德义的要求,“以其道得之”,为得到富贵,甚至不惜降低自己的身份。
  • 在外表的虚荣与实际利益之间,孔子选择了后者,《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与冉有到卫国时,孔子说:“庶矣哉!”冉有说:“既庶矣,又何加焉?”
  • 孔子回答说:“富之。”
  • 冉有又说:“既富矣,又何加焉?”
  • 孔子说:“教之。”
  • 在孔子看来,卫国稠密的人口首先应该富足起来,然后再进行教育。
  • 这种“先富后教”的主张,显然是以人们首先应该满足物质利益要求为前提的。
  • 如果没有基本的物质基础,也就谈不上追求什么道义。
  • 当然,人们私欲的满足决不能损害道义,“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 换言之,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应该以合乎道义的手段来实现,而不可不择手段,违背道义,应该“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第五部分

  • 孔子不反对追求个人利益,但反对无视社会群体或劳动群众的利益,或者说,孔子把剥夺社会的财富视为不合道义的行为之一。
  • 他的学生冉求为季氏宰时帮季氏聚敛,孔子便十分愤慨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季氏作为鲁国的大贵族,他本来是十分富有的,但为了聚敛更多的财富,仍然不惜搜刮人民,孔子便很看不惯这种行为。
  • 据《论语·尧曰》载,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说:“尊五美,屏四恶。”其中,“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便是五美之一,主张就人民能得利益之处因而使他们获取利。
  • 管仲相齐,使齐国免于战祸,人民富庶,孔子便以“仁”相许。
  • 孔子还认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并使得大家生活得很好,一个人做到了这一点,就不仅是仁的问题了,简直达到了“圣”的境界。
  • 由此可见,孔子对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是十分重视的。
  • 总之,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孔子主张重义轻利,先义后利。
  • 孔子并不忽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十分注重人民群众利益的获取与满足,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关心与追求,只是强调利益的获取应以“义”为前提,而不应为了追逐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见利忘义。
  • 应当承认,孔子对于义利关系的看法是深刻而合理的。

第六部分

  • 孔子之后,先秦时期的另外两位大儒孟子和荀子对义利关系问题也发表过自己的见解。
  • 孟子也把追求生活富裕看作人们的共同愿望,认为富乃“人之所欲”,但同时又反复申明“何必曰利”,而把“仁义”看得更为重要。
  • 荀子从其人性论出发,认为“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把好利欲富看成人的本性;
  • 荀子还以富民作为王政的基本要求,说“王者富民”。
  • 而同时,荀子又明确强调“先义而后利”,说:“义之所在……不顾其利”,“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于道”,“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
  • 综合孔、孟、荀的义利观,可以看出,他们虽然以义为重、以义为先,但却都不否定人的求利和致富愿望。
  • 在先秦儒家的经济思想中,富民思想乃是其基本观点。
  • 然而,由于中国有着深厚的自然经济基础,先秦儒家的先义后利思想与宗法制结合后,却派生了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整体利益的社会意识。
  • 西汉的董仲舒就发展了孔、孟的义利观,鼓吹“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渐渐地,人格的自我完善和道德的理性追求成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时尚,以后,标榜仁义而讳言财利遂成为占支配地位的观点。
  • 到宋儒那里,义和利几乎被绝对地对立起来,如程颐认为:“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
  • ”朱熹更以为分辨义利“乃儒者第一义”。
  • 但在此后,人们慢慢地从宋儒的偏颇中走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反对讳言财利,如南宋的叶适便指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耳。”
  • 清儒颜元更提出与董仲舒直接相反的说法:“正其谊(义)以谋其利,明其道以计其功。”
  • 儒家的义利思想对后世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
  • 今天,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先秦儒家特别是孔子的义利观,摒弃由于后儒的改造和偏执一方而造成的不良影响,这对于当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所谓的“义”是指什么,请您谈谈看法?

孔子所谓的“义”是指人的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其意思是:仁者是就人与人关系而言,亲爱亲人最重要。义者是就人与人关系是否适宜、符合一定标准而言,尊敬贤人最重要。这其中“义”指的就是人的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是孔子的中庸思想内涵之一。

谢谢悟空邀请!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作为传统的价值规范,“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感谢邀请。

“义”,是一个传统道德规范,这个说法,应该比说成是“价值规范”更贴切。

一,最早提出“义”这个道德规范的是孔子;出自《中庸》。

《中庸》,原为《小戴礼记》的第三十一篇,据说编撰者是孔子的孙子孔伋,也就是子思;亦有说《中庸》是秦汉儒学之士整理的。

到了宋代,礼记中的这一篇受到当时儒学的特别推崇。于是,朱熹将其单独抽了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孔子讲述关于“义”的观点,在《中庸》的第二十章。

二,这一章,是《中庸》全篇的重点,主要讲个人道德修养——

首先,以孔子之口,提出了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容:仁、义、礼、智、信;推导出天下人共有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道”,就是五种关系;认为“达道”,即道德实践,需坚持智、仁、勇这“三达德”。

其次,归纳了治理国家的九条原则,解释了这九条原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实现九条原则,认为关键在于一个“诚”字。

再次,由诚引出天道和人道,圣人和凡人的问题。认为天道就是诚,即诚实无妄。具体来说,要做到“学、问、思、辨、行”,进而培养坚定的毅力。做人要时刻保持真诚,为政也是做人, 同时对凡事都要有预见和准备,这样才能成功。

有人说,《中庸》里,孔子只讲了“仁、义、礼”;“智”是孟子在《告子》中提出的;“信”是董仲舒提出的。这个说法大概不对。

《中庸》里其实把“仁义礼智信”都讲了;孟子又强调了“智”;董仲舒只是进一步概括为“三纲五常”而已,他只是“注经”,不是原创——《春秋繁露》里,是把“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上升到了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高度。

三,《中庸》第二十章里,孔子是在回答鲁哀公询问如何为政时大发感慨的。

他说:“夫政者也,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四,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治理政事,像芦苇生长一般快速容易。理好政取决于用什么人。得到合适的人在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仁就是具备爱人之心,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得当,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是礼的要求。所以,君子不能不修正自己。要修正自己,不能不侍奉父母亲人;侍奉父母亲人,不能不了解他人;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天下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三种德行。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一样。比如说,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再去学习才知道它们,但只要最终知道了,也是一样的。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最终实行了,也是一样的。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慧,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爱,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敢。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就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树立楷模;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使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了。

五,按照孔老夫子的说法,“义”的内含既明确又简单,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得当,而且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

东汉的《释名》,也把“义”解释为“宜”——“裁制事物,使各宜也”。

其所依据的,是《易.乾卦》。这是因为“义”的本义是礼仪之“仪”,《说文》以此解释“义”的含义,其依据是《周礼》,徐铉说,在此意上,义与善同。其实,讲礼仪亦是“使各宜”的基础。

同时,礼仪又有威严之意,即“威仪”,所以,“义”有了“义正词严”的含义,《容斋随笔》说:“仗正道曰义,义师、义战是也”。“仗正道”,也就是“刚正之气”,《礼乡饮酒义》曰:“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作为常人,刚正之气的“义气”,也是“忠义之气”。

六,有点乱哈?其实不乱。

孔子所说的“义”,是讲君王要尊重贤人,讲礼仪。推及常人,也是说要遵守社会规范,处事合宜。

更具体的说,“义”就是善良为本,以此方可尊礼仪、敬他人、凡事皆宜。

但“善”,不是好人主义,而是“仗正道”、守“刚正之气”,或者“忠义之气”。

金庸先生的最后一部作品是《鹿鼎记》。在这部小说里,他不再突出武林人物,也不再渲染“武林至尊”的意识,而是强调一种“无剑胜有剑”的观点。

小说的主角,不再是武功高强的英雄好汉,而是只会绣腿花拳、擅长花言巧语的韦小宝。

韦小宝不擅武功,但擅长玩弄手段和权术,这有如一把无形的“剑”,它比武林高手的“倚天剑”不知要厉害多少倍。所以,韦小宝能够在社会中立足,能够从妓院中走向宫庭,能够得宠于皇帝,这远非那些武林高手所能及。韦小宝在社会中打滚的绝招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他会耍嘴皮子,善于溜须拍马,且随机应变,满肚子诡计阴谋。如果说那些武林高手的功夫是“硬”功夫,而韦小宝的却是“软”功夫,结果是“硬”不敌“软”,所以韦小宝成功,仕途、情场双双得意。

金庸先生说,《鹿鼎记》写了几段,他就开始把书小宝当成好朋友了,因为他虽然不学无术、粗俗无文、溜须拍马、诡计多端,但他忠于朋友、讲义气。这也是对“义”的一种诠释吧。

(图片选自网络)

原文标题:近义词都是一个意思的吗

原文来源:"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即刻删除!"